廉洁文化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党风廉政 > 廉洁文化 > 正文
岛城工运擎帅旗 清廉朴素受拥护 —— 李慰农
作者:王媛媛 审核人: 惠乐 时间:2025-03-10 浏览:

李慰农(18951925年),安徽巢县人。1915他考取安徽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。赴校前夕,特更名为“慰农”,寓意要以实际行动慰藉苦难的农民大众191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,留校任农场管理员。五四运动时期,李慰农成为芜湖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,推动了爱国运动的发展。

1919年底,李慰农与蔡和森等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。1922年6月,李慰农和赵世炎、周恩来、陈延年等人在巴黎创建“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”。1923年2月,“旅欧少共”改为“中国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”,成立旅欧支部,周恩来任书记,李慰农为总支部成员。1923年底,李慰农从法国转往苏联,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“盎特雷蓬”号轮,李慰农乘坐此船赴法留学

         少年共产党第二次大会的集体合影(第二排左五为李慰农,第三排右六为周恩来)

1925年2月,李慰农奉党中央之命回国,到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工作。4月,以中共青岛地委书记身份赶赴青岛,深入产业工人集中的四方村,建立中共四方支部,举办工人夜校, 建立工人俱乐部组织和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罢工斗争。每天都要工作20小时以上。党组织每月给他14元生活费,他不舍得在吃穿上多花一分钱,大部分用于党的活动或救济有困难的同志和工友。他喜欢吃大米,为了节省每天啃锅饼、吃饼子和咸菜。到青岛的两个月,天气逐渐炎热,但他穿的还是来时的一身西服,钱都花在他认为更重要的地方,以致于没钱买单衣。他派出党团员和工运骨干广泛募捐,募捐的钱粮全部用于救济困难工人家庭。李慰农不曾多吃一口,多占一分。

7月26日,青岛反动当局进行全城搜捕,李慰农本可躲避,但想到住处还有党的机密文件,他毅然返回,不幸被捕。1925年7月29日,李慰农被敌人秘密杀害于团岛,是在青岛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人。

李慰农求学海外,阔别五载,两次路过家乡,过其门而不入。在他的心中,党的工作、人民利益高于自己的小家。他清廉朴素,关心群众疾苦,深受工人拥护,是新时代我们学习的楷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邓小平题字《李慰农烈士专集》


上一条:安徽地方党组织的创建者——薛卓汉 下一条:身居要职也绝不沾公家的光——李克农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