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克农(1899-1962年),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,被誉为红色特工之王。1899年9月15日诞生于芜湖市吉和街马家巷1号。李克农走上革命道路,与我校有着深厚的渊源。1910年,他11岁时进入武汉安徽公学附属小学,跟阿英编在一个班级。辛亥革命前后,安徽公学是皖江革命的中心,进步人士云集,各类进步思潮广为流传,对其影响很大。李克农的第一份正式工作,由“二农”教务主任高语罕介绍到安庆任《国民日报》副刊编辑。1925年5月,李克农参加芜湖学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学潮,与宫乔言、阿英等创办民生中学,二农教师给予了师资及经济支持。1926年4月,中共芜湖特支成立,李克农由“二农”教师杨士彬介绍入党,时间为1926年12月,是芜湖最早一批党员之一。

李克农将军一生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,克己奉公,廉洁自律。早年他打入国民党中统机关,潜伏在特务头子徐恩曾身边。后来党中央出了叛徒,李克农脱险后,徐恩曾才恍然大悟,说道:“我怎么早没注意到李克农啊!这个每天埋头工作十几个小时,不贪、不奢、不赌、不嫖的人,怎么看都不像‘自己人’,更像一个‘共产党’啊!”李克农身在腐败泛滥的敌方阵营中,依然严格自律、洁身自好,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连敌人都忍不住感叹。

建国后,李克农身居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要职,更是保持简朴生活,并严格约束家人和亲朋,不让他们沾公家的光。
1956年,李克农回到家乡烔炀探亲,向当地干部询问人民生产、生活概况,并到巢湖看望曾救过他的二嫂胡月英。此时胡月英因年老多病,生活困难。陪同干部提出由民政部门每月发补助。李克农坚决不肯,他说:“现在政府也很困难,二嫂生活费由我来负责吧。”随即拿出200元交给巢湖民政部门,交代他们每月给二嫂10元,钱用完了他再寄,直到二嫂病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