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吕惠生(1901—1945年),安徽无为人,安庆第一农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国立农业大学,后留学日本,入早稻田大学。1931年来芜湖省立第二中等职业学校任教。主讲《农业概论》,任农科主任。历任仪征县长、无为县长及皖江行署主任。1945年被国民党杀害于南京,为雨花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之一。他廉洁奉公、勤政爱民,造福一方百姓,为当代公职人员树立了榜样。

1935年,吕惠生在无为县政府当建设科科长时,有豪绅为了霸占公田修建私宅,采取贿赂手段,拿出两百银元企图买通他。他怒斥对方,行贿受贿,这本是寡廉鲜耻之辈所为。我虽为一介寒士,也绝不会受此黑礼!并将贿款公之于众,在无为双溪茶社对面建成凉亭,命名“洗心亭”,以表明心志、警醒他人。

吕惠生始建的洗心亭
1943年11月至1944年5月,吕惠生担任皖中行政公署主任期间,领导完成无为长江大堤黄丝滩江堤的建设(后被命名为“惠生堤”)。从工程破土动工到竣工,他与几十万民工同吃同住,一起挖土、挑担、打夯,风餐露宿。在大堤修建过程中,他对每一项开支和举措都进行详尽规划和记载,时刻以“廉”要求自己和部下,要剔除中饱、涓滴归公。直到今天,惠生堤仍是当地防洪的一道重要屏障。

惠生堤竣工典礼 吕惠生烈士生前所写下的手记
自从找到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之路,吕惠生率领全家参加新四军,将年仅12岁的长女吕晓晴和长子吕其明送入新四军的抗敌剧团,后又将11岁的次子吕道立送入新四军。吕其明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乐曲《红旗颂》、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的创作者,2021年获颁“七一勋章”。

吕其明获颁“七一勋章”